当前位置:首页 > 云游重庆 > 资讯 > 正文

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万州区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对生态环境极为挑剔的白鹭正成为常年栖息的“留鸟”;被称为“自然环境评价师”的冬候鸟红嘴鸥将平湖江岸当成南迁的“驿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在王二包自然保护区“现身”……近日,记者从万州区林业局获悉,万州通过划定红线、强拳出击、强化区域协作等方式,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截至目前,万州区境内发现野生动物242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达42种。

生活在万州境内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黄玉保 范声英 摄

生活在万州境内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黄玉保 范声英 摄

呵护生灵 为野生动物打造“友好家园”

冬日的暖阳在江面上尽情蔓延,光影交错中,满眼的狗牙根尽情地舒展着身躯,在水波粼粼的平湖岸边蔓延出一面绿意满满的山坡,站在岸边远眺,平静的江水如一面镜子,倒映出三五成群白鹭的优雅身姿,它们披着洁白的羽翼,如雪白的精灵,有时在水中嬉戏,有时展翅翱翔,呈现出一派悠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这几年,我们在滨江环湖一带经常看到白鹭。”家住南山绿庭小区的李先生说,每到周末,他就会来到万州长江二桥南岸的白鹭湾,找一个座椅坐下来,静静地享受“天光云影,鱼跃鸟飞”的诗情画意。

百鸟齐飞。黄玉保 范声英 摄

百鸟齐飞。黄玉保 范声英 摄

万州区林业局资源管理科科长徐玲玲介绍,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仅仅白鹭爱上了这片土地,由候鸟变成了常年栖息的“留鸟”。两年前,从北方往南方迁徙的冬候鸟红嘴鸥也将平湖江岸作为“驿站”停留。而以鱼虾、昆虫为食的红嘴鸥有“自然环境评价师”之称,对生态环境十分挑剔,红嘴鸥“做客”平湖,在为城市增添一份灵动的同时,也表明万州生态环境正日益提升。

“在万州境内不仅发现了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也在王二包自然保护区现身。”徐玲玲告诉记者,为给野生动物打造一个友好的“家园”,切实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停歇地、繁殖地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2018年,万州区发布了《关于划定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划定万州区行政区域范围内均为禁猎区,全年为禁猎期,禁止猎捕或进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及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活动,规定了禁止猎捕的工具和对象,并公布了监督电话。

万州区林业局等部门在不断加强野生动物日常保护的同时,强化与周边区县的协作,将西山动物园确定为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收容万开云等周边区县区域内伤残、失散及执法部门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移交的野生动物,及时开展救护工作,提升野生动物救护效率。

和谐共生 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近两年来,万州区多次开展依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查处野生动物行政案件13件,侦办野生动物刑事案件2件,没收野生动物32只。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全区生物多样性正逐渐显现。

救助受伤的未成年猫头鹰。黄玉保 范声英 摄

救助受伤的未成年猫头鹰。黄玉保 范声英 摄

截至目前,万州区境内已发现野生动物2423种。标志着万州保护生物多样性之美取得积极成效。其中陆生野生动物234科1610种(两栖双目录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42种,包括林麝、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猕猴、猫头鹰、鸳鸯、毛冠鹿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3种;属于重庆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包括果子狸、小麂、狍等20种;属于国家“三有”动物237种。

接下来,万州区林业局将持续与开州、云阳等林业部门加强合作,进一步科学规划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体系、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协调配合机制,强化野生动物收容等,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供图单位: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  作者:黄玉保 范声英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