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新重庆这一年】全年粮食产量创新高 贯通联动改革有力有效

今年,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加快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年粮食产量达1100.73万吨,创16年来新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2024年,我市打出稳粮扩油10项措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系列“组合拳”,推动粮食产量持续提升。在潼南区双江镇金龙社区,宜机化改造、一体化精量直播技术,让500余亩荒坡变身一年四熟的“宝地”。10月播下的油菜长势正旺,同期间种的萝卜采收在即。到了3月,萝卜的“空位”将由春玉米顶上,5月油菜收获后,就轮到大豆与玉米“作伴”。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邓豪说:“能够有效解决油菜与春玉米、夏大豆的岔口衔接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和油料供给。”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盛产柑橘的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联手”明月、同乐等周边7个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采后处理中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全年处理柑橘250万斤。产业链条延长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更广了。

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炳科介绍,柑橘每一斤能够增值两到五毛,稳定农户的收入,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的收入。

“分红有几千块钱,加上务工总共一年下来有四万多块钱。”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村民王朱英告诉记者。

通过推进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贯通联动改革,重庆农业农村动力、活力进一步释放,有九成以上的村,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产业兴旺的同时,环境也更优美了。在铜梁区围龙镇龙湖村,当地整合土地1400余亩,以入股方式引入国企、社会资本组建文旅公司,打造酒店、露营基地等乡村休闲旅游综合项目,将当地生态资源价值“变现”。

铜梁区围龙镇龙湖村党支部书记罗献平透露,结合桃花节、采摘节来开展乡村旅游,让他们旅游综合收入增加,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裕。

2024年,我市安排73亿元,实施了125个区县城补短强弱项目;巴渝特色名优“土特产”培育提速,全市重点农业产业集群实现综合产值5200亿元;通过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污水治理率超过87%、65%,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100%,美丽经济风生水起。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表示,按照市委的要求,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农”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下一步将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向改革要动力,以进促稳,谱写重庆“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