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全面增强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超13000亿元。
走进位于巴南区的宗申工业园,一台台发动机正源源不断下线,即将运往全球各地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宗申集团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摩托车整车和通机的出口销量增长超过50%。产销两旺的背后,是科技赋能的持续显效,企业建立了60多个专业的设计室,形成了完整的研发流程。
宗申集团副总裁陈刚介绍,每年研发投入的占比都在3%左右,近年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加。以知识产权为例,今年一至三季度,他们的发明专利授权有30件,全年发明专利申请会超过100件。
位于永川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的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同样开足马力。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他们生产的精密锻件、成品齿轮、差速器总成等产品,已成为国内众多汽车品牌企业的抢手货。今年1-10月,产品销量达900多万件。
重庆太平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沙光荣说,预计今年要达成2.2亿左右的销售,整体的增幅产量相比2023年会有大概35%左右的增长。
永川区民营经济促进中心负责人黎方透露,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服务保障,推动创新发展等一系列举措。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在民营经济领域深入实施龙头赋能、科技赋能、数字赋能、区域赋能、绿色赋能、开放赋能等六大行动,精心打造“渝商e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育种”“扶苗”“强树”计划,探索构建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12.43亿元,增长7%,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5%,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
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雷文睿表示,下一步全市民营经济领域将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健全四项机制、深化三项改革,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交出民营经济高分答卷。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李开文 胡嘉南 特约记者 冉能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