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聚焦民生,这里是《今日关注》。2016年,开州区审批了140多辆农村客运车辆,目的是解决“从农村村社到乡镇镇街” 这一段的居民出行难题。然而,这些年来,一些农村客运车辆长期不按照规定的线路营运,严重扰乱当地客运市场秩序。今日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州区的农村客运“跨线营运”乱象。
11月1日早上七点,在开州敦好镇正坝场,这辆尾号为002的农村客运车辆,前挡风玻璃上摆放着“开州到正坝”的牌子。
记者向驾驶员支付了20元车费。车辆开到开州敦好镇的时候,记者下了车。在镇街上,记者见到了这辆尾号为573的农村客运车辆,牌子上同样写着开往开州城区。
记者询问后,渝F8L573经营者:“嗯,马上走,我是前面有一辆车接。”
上车行驶两公里后,这位女司机将全车乘客转移到尾号为876的农村客运车上。这两辆车的驾驶员,是母子关系。
支付了13元,记者一路畅通坐到了开州城区,没有遇到任何检查。在开州交通运输委,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查询到,记者当天先后乘坐的三辆车,实际审批线路都不经过开州城区。这几辆车摆放的线路牌,都是擅自制作的。
开州区交通运输委员会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杨震:“他不在我们审批的线路上营运就属于违规行为。”
据了解,在开州区客运市场上,开州区交通运输委规划审批了两种相互衔接的运营线路,其中由乡、镇的场镇到辖区的行政村之间的线路,是9座以下的小型客车运营。另外一种线路,则是由各个场镇的镇街到开州城区之间的路段,由一批19座的中巴车承揽运营业务。按照规定,两种客车各跑各的线路,不得跨界揽客运营。如今,审批线路为“从村社到乡镇”的农村客运车辆,搞起了“从村社到开州城区”的“跨线营运”。这种情况严重冲击了班线客运车辆的正常经营。
开州中心汽车站客运车辆经营者:“跨线经营的有四五十辆,平时一天至少载两三百人,节假日更多了。”
开州中心汽车站客运车辆经营者:“客源最少减少了三分之一,中巴车无法生存了,连规费都交不起。”
农村客运车辆的违规跨线营运行为,应该由开州区道路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查处。记者向这家单位反映了相关情况。
开州区道路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镜表示,这种现象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是属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于记者进一步的询问,他回答:“我们作为执法,你有违法行为,我们依法进行查处。”
这位负责人表示,将会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处理。一周之后,11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开州区。下午三点钟,记者反映过的渝F8L573、渝F7L876,出现在城区开州区职教中心的门口。渝F7L876装满一车学生,把乘客从开州城区运送到了敦好镇,这一路上同样没遇到任何检查。
11月9日早上8点,记者又来到开州敦好镇正坝场。看到农村客运车辆上,依然摆放着“正坝到开州”的线路牌。
记者询问后,得知到开州,驾驶员收费17元。
9点22分,记者乘坐的这辆车,一路畅行到达开州体育场附近。记者再次拨打了开州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举报电话。
开州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星期天星期六,是没得执法人员值班的。周末,你只有把这个车牌号提供给我们过后,我们正常上班时间再去核实。”
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要等到工作日的上班时间,才能核实相关情况。等到工作日,11月11日记者再次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了开州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开州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龙能辉:“第一辆就是渝F7L876已经处罚了,罚1000块钱,另外两辆我们还要再继续核实。查处的目的是坚决杜绝这种乱象,打击这种乱象。“对于记者提出为什么查处了还有人在跑的问题,他表示:“这个也只能是加大力度。”
记者先后三次全程乘坐、跟随违规跨线车辆,从未遇到执法部门的日常检查。违规行为被举报一个星期后,被举报车辆依然能在开州城区里公然违规营运。我们不禁要问,开州区监管部门能不能真正落实监管责任、拿出有效措施根治农村客运乱象,维护正常的客运秩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