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致富路上迎“薯”光

“挥舞着锄头,左右开弓地把一个个洋芋捡进桶里,装袋,搬运上车。”初夏五月,记者走进巫山县官渡镇杨坝村看到的一片繁忙景象。一袋袋新鲜的洋芋摆满田地,金黄的“薯”光映衬出乡村振兴的好图景。

村民展示土豆。摄影:王忠虎

略显黑色的土壤上,村民锄头一勾,一颗颗圆滚滚的洋芋被翻了出来,村民们正熟练地去泥、分拣、装袋,丰收的喜悦流露在每个村民的脸上。“我们洋芋已经成熟啦,在县城找了一个收购商。上门收购8角一斤,今天我找了10个工,一天可以挖6000多斤,卖得到5000元。”村民罗云武告诉记者。

村民将土豆装袋。摄影:王忠虎

杨坝村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平整,是国家级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基地。“今年我们种植新品种洋芋1500亩,其中850亩是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采用复合套种,有玉米、洋芋、黄豆。洋芋亩产3000斤左右,亩产值2500元左右。这样,加上其他套种农作物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杨坝村党支部书记向琼说。

村民将土豆装袋。摄影:王忠虎

据了解,去年,巫山县农业农村委引进中薯5号、兴佳2号、翼和2号、沃土2号四个品种,分别在官渡、双龙镇试种。由巫山县农业农村委统一供肥,村集体统防统治,采用双膜增温保墒栽培方式,促进丰产,为村民增收致富添砖加瓦。

杨坝村成片的土豆。摄影:王忠虎

(  作者:王忠虎 董申熬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