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大足区季家镇梯子村的路灯均为白炽灯,耗电量较大,当地希望能寻求一种更加节能的照明方式。近日,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一群大学生,就带来了一个路灯照明新方案——“光明乡愿”项目。
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们正在大足区季家镇梯子村试验路灯智能调节系统。(记者:李东 摄)
这几天,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团队正在大足区季家镇梯子村研发试验一款路灯智能调节系统,希望能为乡村地区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光明乡愿”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是开发一个集成先进人体识别和智能路灯控制的系统。这个系统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预测人流、车流量,以自动调整路灯的亮度。
“项目通过人体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让系统不断学习、熟悉当地日常应用场景,不断优化照明方案,智能调节路灯照明时间与亮度,从而实现显著的节能。”西北工业大学光明乡愿项目负责人向玉麒告诉记者。
安装调试路灯。(记者:李东 摄)
据了解,该系统的运行完全基于数据的驱动。通过对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能实现实时的亮度调整,还能够预测特定时间和条件下的人流车流模式,从而进一步优化能源使用。例如在人流稀少时,系统能自动降低亮度,而在预测到较多行人或车辆时,亮度会相应增加。目前,研发团队已针对梯子村现有路灯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根据路灯分布情况和村民的需求,完成了软件程序的调试,正在安装首座试验路灯。
安装好的路灯。(记者:李东 摄)
“梯子村是我们的第一站,我们将进行路灯安装、系统调试等一系列工作,理想状态下,这一路灯照明方案将比传统路灯节约百分之四十的电能,我们也希望借本次机会对路灯节能效果、推广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试验。”西北工业大学光明乡愿项目负责人向玉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