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冬闲“充电站”

农家书屋飘书香,村民冬日“充电”忙。近日,记者走进三星乡石星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映入眼帘,书架上的书籍琳琅满目、摆放有序,冬闲的农民群众围坐在一起,在聚精会神阅读科技类书籍,边翻阅边交流经验,俨然将农家书屋当作了农闲时节的“充电站”。

微信截图_20240130153651.png

“农家书屋办得真好,以前没有农家书屋,农闲时节大家都是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后,没事就过来看看书、学学技术,农家书屋让我们品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正在看书的牟显权老人乐呵呵地说。

现年72岁的牟显权是石星村红光组人,在2023年度种植有机水稻10多亩。在夏季水稻孕穗期,由于发生了纹枯病,他心急如焚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从书本里找到对症治疗方法,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所以,他与其他村民一样,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

眼下正值冬季农闲时节,记者辗转来到三星乡雷庄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看到几位村民靠着书架在专心致志翻阅书籍。“我发展辣椒产业多年,这两天一直在翻阅与辣椒种植相关的书籍,希望从中找到增加产量的方法,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县图书馆成立以来,我县便将农家书屋建设当作一项惠民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历经多年发展,在全县33个乡镇(街道)分别建起了图书分馆,在242个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组建起了农家书屋,配送了粮食种植、特色养殖、文史生活等不同种类的书籍,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微信截图_20240130153613.png

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激发群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在县图书馆指导下,各农家书屋规定了免费开放时间,并制定了看书、借书等规章制度,使农家书屋更加规范有序,切实解决了山区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方便了广大群众就近阅读和借阅。

“最是书香能致远。”县图书馆主要负责人说,为让文化服务更普惠、更精准,全馆工作人员围绕“建好、用好、用活”农家书屋,并在其统筹和推动下,各乡镇(街道)纷纷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常态开展农民朋友们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科技推广、业务辅导等活动,吸引更多农民群众走进书屋、爱上书屋,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思想建设的“主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引领群众科技致富的“主渠道”。

(  作者:隆太良 邹蕙阳 彭佳柔 成蓉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