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綦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农业“耕”基

最近一段时间,綦江区文龙街道红旗村丘陵山区改造提升项目现场的机械轰鸣声响彻田间,大型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开挖沟渠、修整机耕道,项目建设紧张有序推进。

4c57b7253bf8eb0883bb34f77558a7c.jpg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紧张有序进行(摄影:赵竹萱)

“文龙街道红旗村改造提升建设约4640亩,我们按照‘四改’对技术规范进行改造,即改土、改路、改水、改大,涉及地形表面清除杂草、打桩放线、表土剥离、挖高田堤、分层夯实、修筑田坎、泥底层重构、泡田打浆、土壤培肥以及渠道管道的安设等。改造后可增大种植面积,机械化种植,旱涝保收,增产增效。目前每天有16台挖机进行作业,抢抓建设窗口期,保证在春耕前全面完成。”现场施工方重庆卓成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培介绍道。

与此同时,在綦江区永新镇,一块约50亩的平整连片农田里,绿油油的油菜苗盎然生长着。负责运营这片农田的重庆广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人员赵友莉告诉记者,这片农田原来是一片土坡,地形高地起伏,散落的农田全是“巴掌田”“斗笠地”,今年年初经过提升改造之后,才形成了如今的平整田畴,实现了机械化耕种。在种植油菜之前,农田里耕种的是高粱和水稻两种作物,使用全程机械化耕种,节约了近30%的人工成本。在保障大面积种植的前提下,也提高了管护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品质。

“目前我们还在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地在改造过后尽快地提升地力肥力,这样在明年的耕种中就能实现更高的产出。”赵友莉说,高标准农田耕种要求只能种植粮油蔬,并且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也就是红薯、土豆、大豆、高粱、玉米、谷物等约12种作物。下一步,该司将按照强管理、控成本、增效益的原则,聚焦产业加工、销售、贸易功能一体化,以六统一为基础,完善资源数字化管理体系,人才机全区调度体系,组建专家团队、招商团队、产品销售团队、农产品加工团队、物资流通团队、社会化服务团队,为高标准农田提供运营保障。

2747d02b382c99e274cefda0e5757c1.jpg

大型机械正在进行表土分离、分层夯实作业。(摄影:赵竹萱)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民生工程。据了解,2023年綦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3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和丘陵山区改造提升3万亩,项目涉及石壕镇、安稳镇、打通镇、赶水镇、郭扶镇、三江街道、文龙街道、新盛街道、石角镇、永新镇等。项目建设围绕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灌排设施提升工程、宜机化改造工程和其他工程“四大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宜机化”,确保农作物生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完工投用以后,要实现田地成片、灌排设施配套完善、田间道路畅通、管网建设适宜,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作用,便于田间管理,方便农田种植宜机化作业,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项目管理单位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农田建设中心副主任赵晓波说,他们正持续对已建成的项目区域进行动态巡查,防止撂荒、弃种、非农化、非粮化等情况发生,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在保证种植粮食蔬菜的前提下,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确保良田粮用,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  作者:赵竹萱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