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重庆江津:先锋镇“稻药轮作”促农增收

7月18日,重庆江津先锋镇金紫村,刚掰完糯玉米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们又开始忙着播种中药材——泽泻。浸种、整田、搭棚、撒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QQ图片20230720160124.jpg

村民正在撒种。先锋镇供图

这是该村推行一季水稻一季药材的新型种植模式,名为“稻药轮作”。据金紫村书记龚春雷介绍,金紫村是先锋镇“稻药轮作”的试点村,今年年初,该村还实地到重庆中药二厂进行考察和反复论证,该模式轻简科学,效益显著,值得适度规模推广。

“稻药轮作”优点明显,该模式安排合理,7月上旬采用种子育苗方式培育泽泻种苗,水稻收获后,在8月下旬移栽,12月下旬采收泽泻,泽泻收获后又可轮作水稻,不耽误种粮用地;其次“稻药轮作”直接增收显著,该模式下种植泽泻每亩租地、人工、农资等成本约1000元,可产出泽泻1000公斤,收获后将按照签订的合同保底价,最低干泽泻每公斤10元的价格销售给重庆中药二厂,亩均纯收益可达2000元;再是社会带动性好,该模式田间管理和采收环节需大量人工,可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增收。以金紫村50亩基地为例,基地长期管理用工需求10人左右,采收高峰用工需求可达100人。

据了解,今年先锋镇“稻药轮作”计划种植面积达100余亩。结合环境优势创新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能促进了农民有效增收和产业升级。

下一步,先锋镇将继续扩大“稻药轮作”面积,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因地制宜增加中药材品种,不断丰富产出,形成规模效应,切实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  作者:王茜 龚芃屾 周小川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