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游重庆 > 家乡美景 > 正文

重庆綦江:人居环境大变样 乡村颜值再提升

在綦江区赶水镇香山村,道路旁边,石磨、水槽、鹅卵石等一件件普通物件,在当地村民的巧妙创意下,被修筑成一个个景观花坛,与台阶上的木制“民心亭”组成一幅诗意乡村画卷。“这些花坛都是村民设计的,也是大家一起动手干出来的!”香山村党总支书记张秀峰告诉记者,村民们平时聚在一起,喜欢琢磨一些美化农村人居环境的点子,遇到好的思路大家就一起动手干,久而久之,村里的环境显著提升,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好。

道路旁利用鹅卵石打造的花坛。(谢天骄 摄)道路旁利用鹅卵石打造的花坛。(谢天骄 摄)

在綦江区赶水镇香山村,道路两旁不仅有鲜花点缀,还有精心打造的花坛。(谢天骄 摄)在綦江区赶水镇香山村,道路两旁不仅有鲜花点缀,还有精心打造的花坛。(谢天骄 摄)

游客在“民心亭”俯瞰乡村美景。(谢天骄 摄)游客在“民心亭”俯瞰乡村美景。(谢天骄 摄)

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不仅仅是美在表面,这些老旧物件充分利用起来后,乡村环境也更富精神文化内涵。赶水镇南坪村村民利用公路旁坡坎地打造美化人居环境,一块块青砖、一个个陶罐、一件件带着时代烙印的传统农耕生活物件,看上去不起眼的物件却在村民们的巧妙运用和点缀下,变成了别有韵味的乡村道路景观。“我们的生活环境在通过打造后更漂亮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都来我们这里打卡拍照,思忆乡愁。”綦江区赶水镇南坪村村民吴文碧告诉记者。

石磨嵌入景观墙中成为别样风景。(谢天骄 摄)石磨嵌入景观墙中成为别样风景。(谢天骄 摄)

一些传统的生产劳作物件挂在墙上,成为乡村小道上别样的景观。(谢天骄 摄)一些传统的生产劳作物件挂在墙上,成为乡村小道上别样的景观。(谢天骄 摄)

从这些老物件中仿佛看到了曾经农事繁忙的景象。(谢天骄 摄)从这些老物件中仿佛看到了曾经农事繁忙的景象。(谢天骄 摄)

近年来,綦江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秉着变废为宝、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的原则,广泛凝聚群众智慧,发动能工巧匠,形成合力,让乡村“颜值”大幅度提升。

在赶水镇梅子村的一处苗家小院内,村民正在吹奏芦笙,歌唱幸福生活。(谢天骄 摄)在赶水镇梅子村的一处苗家小院内,村民正在吹奏芦笙。(谢天骄 摄)


(  作者:谢天骄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