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 旅游 > 玩转重庆 > 正文

重庆大渡口:石盘村遗址——长江边的旧石器时代文明留存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凸显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张扬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重庆市大渡口区有许多文物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和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其中,石盘村遗址属于第一批大渡口区文物保护单位。石盘村遗址蕴藏着旧石器时期丰富的文化信息,出土遗物、遗迹揭示了当时生活在大渡口地区的远古人类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石盘村遗址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石盘村长江边。2012年4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在石盘村地点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遗址试掘位置位于长江北岸第二级阶地缓坡上,山坡小地名大树林,江边小地名鲜家石盘。

1

石盘村遗址(摄影:张韬)

该遗址分布范围较大,但实际发掘面积有限,试掘地点所见地层自上而下分为1到4层,第一层为卵砾石浅黄色砂质黏土,土质疏松。第二层为灰褐色黏土,含少量砾石,土质略致密。第三层为砾石层,风化严重,未见底。第四层为侏罗纪紫红色泥岩及砂岩。根据地层剖面、地貌特点、年代测定,石盘村遗址应形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8万至7万年间。

2

石盘村遗址(摄影:张韬)

该遗址共采集石制品31件,器形有手斧、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及石核、石片、断块等。石器原料岩性以石英岩为主,以中型和大型居多,少量小型,个体差异较大。主要采用锤击法剥片,单项加工为主,少量反向和复向加工。

另发现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为两面打制,器形规整,通长29.77厘米,通宽11厘米,厚6.24厘米,采用石英岩石料加工制作而成,发掘者认为手斧的发现是远古人类智慧的又一重要实物证据。

3

石盘村遗址旧石器时代石器组合(摄影:张韬)

4

石盘村遗址出土的石器(大渡口区文管所供图)

这种在同一区、不同地点,发现两件打制手斧的考古现象,在重庆市尚属首例,为重庆地区手斧的类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佐证。

石盘村遗址是继马王场遗址后又一处具有研究价值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一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大渡口区长江沿岸就有人类在此定居,填补了重庆主城沿江地区旧石器考古的空白。2011年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大渡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张韬 唐洪琼)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