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10/19-11/11丨于游观之间,洞见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

(冯敏慎)2019年10月19日-11月11日,吴坚先生水彩画展将在重庆沙坪坝文化馆开展。

图片37

《远眺来福士》

水彩 23X31cm 2019

游目骋怀,观照自然。本次游观水彩画展是当代水彩画家吴坚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举办的首次个展,将展出63幅水彩写生作品。

图片38

吴坚先生身为重庆人,游观巴渝,发掘新的艺术灵感,让艺术游走于所观景象之间,把水彩留给每一个值得停留的天地,再把水彩、艺术、风景、生活带给大众。他在家乡展出自己几十年的作品精选,为家乡献礼祝福。

图片39

《码头》

水彩 36X51cm 2016

吴坚先生画中的重庆,用色磅礴,鲜明可鉴,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本质的洞察成为“游观”的基本内在条件,带出静态与返璞归真的自然美,幽静之中不乏有热闹的气息。透过水彩画使重庆的烟火气和生活感跃然纸上,成为见证当代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观。

图片40

《梨花园》

水彩 56X38cm 2016

吴坚先生绘画创作所关乎的“游观”概念,是以其长期以来对艺术审美的关照使然。审美观照的方式是以文化观照方式为基础的,游观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种体现,“游”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庄子强调“游”的自由、虚静;嵇康强调游心太玄与任性宇内,以为“游”之所在,关乎人在自然中的状态,谦逊且独立,自在而不亵玩。吴坚先生的创作实践以“游”为始,既保持了对写生景观的客观观察,亦以独立的视角见闻对象的当下景观与历史面貌。

图片41

《坡道》

水彩 38X56cm 2016

吴坚先生的“游观”,首先表现为游动的视角,在游玩的实践过程中变化观察的视觉角度,积累丰富的视觉经验;其次,这种仰观俯察的“游观”是一种本质之见,它不离开具体的物象,但更关心的却是心灵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唯有持仰观俯察、远望近察的“流观”方式,体悟把握天地之道,才能将自然意蕴与自我洞见化而为一,创作出视觉和谐的艺术作品。

图片42

《渔归》

水彩 35X50cm 2013

展览现场以艺术家写生地点为观展动线,当你走进艺术家设计的布展空间,画作将创作过程沉淀,感受城市的岁月变迁,让艺术观点叩门入室可见。

图片43

《古镇新生》

水彩 38X56cm 2016

图片44

《蓝色小巷》

水彩 36X26cm 2019

吴坚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重庆水彩画研究会会员

重庆沙坪画院画家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水彩画《幽幽雾都梦》、《“陪都”秋色》入选重庆市第一届水彩画展;水彩画作品《巴渝人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太阳出来啰》入选全国第一届小幅水彩画展;《国殇故园》之二入选全国第二届小幅水彩画展。

多幅水彩作品在四川省新世纪水彩画展、五省一市水彩名家邀请展、四川省水彩学术展、丝路华彩—西南少数民族水彩艺术展、四川省高校水彩画展、成都水彩画名家作品展、启程——四川水彩双年展、水色现场—首届四川•重庆水彩艺术联展、新坐标•2018四川水彩画年展中展出。多幅作品发表在《中国水彩》、《美术观察》和《中国美术教育》等杂志。多幅水彩画被美术馆和私人收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